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来已略说衣钵名相,今将受戒的要义,约略说说,你们要留心谛听。佛法之要,在于三无漏学。三学之中,以戒为本。良以由戒生定,由定发慧。若能持戒清净,则定慧自可圆成。佛所制戒,以要言之...
佛教智慧
百年三万六千日,不放身心静片时
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次七第一日 正月十六日(1953年3月1日) 虚云到常住打扰一切,蒙和尚及各位班首师父特别优待,已深为抱歉。今天又要我做主法,这个名目,我实不敢承认。现在应慈老法师年高腊长,应归...
《楞严经》是随身善知识
佛灭度后,法住世间有三阶段,正法一千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万年。《善见论》云:“由度女人出家,正法唯有五百岁,由世尊制比丘尼行八敬法,正法还得千年。问:千年已,正法为都灭耶?答。不都灭。于千年中得三...
菩萨的五明是什么
五明 是指 工巧明(工艺学)、声明(语言学)、医方明(医学)、外明(天文学)和内明(佛学)源于古老的象雄雍仲本教。据《西藏王统记》《朵堆》等典籍记载:象雄人幸饶弥沃如来佛祖对过去原始本教进行了许多变革,创建...
菩萨为什么要修学五明?
菩萨修学五明,是为求得无上菩提的 . 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四十三:「云何菩萨自性慧?谓能悟入一切所知、及已悟入一切所知、拣择诸法,普缘一切五明处转。一、内明处,二、因明处,三、医方明处,四、声明处,五...
菩萨的四智是什么
凡夫有八识(即我们常见的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、末那识、阿赖耶识),在达到如来的境界,可转为四智了,分别是 一、大圆镜智 是转第八识者。如有漏之第八识,变依正二报,而持有情之身。此智变...